轉變中的印尼對台灣的啓示
2014年12月9日 08:50近日應邀至印尼演講,題目為「從世界盃足球看國際金融」,以1954至2014年足球世界盃幾場經典賽事,論述國際金融的演變,因符合熱愛足球的印尼朋友胃口,聽眾興致高昂,QA不斷,但同時我也發現歷經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8年國際金融海嘯洗禮的印尼工商界,對金融問題早已有徹骨透心的體驗。至於時下工商人士茶餘飯後最熱門的話題,則是雙J。
所謂雙J,一是Jokowi總統,另一則是Jakarta雅加達省長。尤其是華人圈內對11/20甫上任的省長鍾萬學(Basuki Tjahaja Purnama))更是高度關注,印尼媒體不論平面、電子,均以Ahok(阿學)暱稱,詳細報導其言行,一時之間成為比總統更熱門的人物。
Ahok的現象,我也必須承認其意義非凡,其一鍾萬學為「純」華人,其二他並非回教徒,只因敢言實幹而受群眾肯定,可見印尼人民望治心切,以往排華意識及宗教歧視因素已明顯被擱置。種族及信仰藩籬的破解,可減少內鬥成本的隱憂(雖然執政與在野聯盟在國會的對抗正在上演),奠定共同為國家目標努力的基礎。
在與印尼政商人士互動中,可以觀察到短期內印尼最重要的轉變,應該是國家的大方向。印尼佐科維總統上任後,除積極投入APEC及G-20兩項重要的國際舞台,增加曝光機會外,還宣示反貪、提高油價、加強建設。反貪可以解決長期以來為人詬病的惡習,增加行政效率,吸引外人投資;提高油價(業於11/18進行第一段調升),其實是取消補貼,,可以減少能源浪費,杜絕不法境外轉賣,至於加強基本設施建設所能帶來提升經濟發展的效果,更不待贅言。不過我個人認為對台灣最有啟示或衝擊的,應是其海洋政策。
Gotong Royong Nusantara Indonesia(互助合作印尼群島號)及Jalesveva Jayamahe(我們在海洋勝出)是邇來印尼上下各階層津津樂道的說法。在佐科維總統競選時就強調保衛「汪洋、大海、海峽、海灣」,要以海洋戰略思維,使印尼民族和平崛起。以印尼19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,散佈在17,504個島嶼上,因此其海洋領土及經濟海域廣達610萬平方公里,其水產捕獲量600萬噸,世界第二;人工養殖產量也達300萬噸全球第四。挾其優異條件,佐科維總統上任後即設立「海洋事務統籌部長」,跨部處理航運、漁業、旅遊及能源礦業四大領域,宣示建設24個港口,期望永續開發、利用、享受海洋資源,印尼友人表示,連國安首長也打破往例改由海軍將領出任,在在都顯示政府海洋戰略的決心。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時,印尼媒體更引述1,300年前Sriwijaya王朝的歷史,認為兩國的海洋經濟政策,可以共同發展,互蒙其利。
令我震撼的是佐科維總統在11/21的發言,其指出印尼周邊海域長久以來經常有4500艘外國船隻「盜取」印尼海洋資源,該國絕不容忍,必要時可以「sink it」,也許是口氣太重,渠隨即補充表示「但要注意救人」。看到這段發言,不禁想到農委會陳主委以往曾告知我國遠洋漁撈占海洋捕撈量的77.68%,換言之,是一種至他國海域或公海捕魚的獨特模式,究竟印尼海域4500艘外籍船中有多少為台灣漁船,心中難免一陣嘀咕。
2008年大選時,馬總統政見中有海洋事務部之主張,其後劉院長提出並於2010年修正之行政院組織法中則列入海洋委員會,「部」「會」實質差異不大,功能最為重要。但海洋委員會組織法在2013年一月初審後,迄未完成立法。本年二月,在海洋學術研討會中,總統再度喊出「海洋興國、藍色革命」,但數年蹉跎,海洋事務的統籌仍無主管機關,立法效能恰如我本年初「民主的最後一哩」一文所指出,亟待改革,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也亟待檢討。如今印尼已釐定戰略,專人專責,提出方案,甚至宣示將不再出口勞動力;反觀台灣少子又老化,海洋政策無法起步,已大大落後東南亞國家,選後立法院如願重行出發、洗心革面,建議由海洋委員會組織法開始,不能只坐視他國高唱Jalesveva Jayamahe 。
新聞出處:本文刊載於2014.12.09工商時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