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日上班時間 08:00~17:00

梅克爾捎給台灣的訊息

2022年11月10日 17:50

梅克爾在擔任德國總理的十六年,一直是國際政壇的風雲人物,最近退休後更是媒體焦點,各界對她急流勇退後的生活,充滿好奇,借箸代籌者更不乏其人,其中最有趣的是,一位作家宣布擬以Miss Merkel為題,寫一部退休總理屢破奇案的偵探小說,許多讀者腦海中,馬上浮現英國偵探女王克莉絲蒂筆下慧黠過人的業餘偵探Miss Marple。

 

回想我近十年來的專欄文章,曾兩度以梅克爾為題,剖析政經問題,其一是2013/10/1的「沒有施洛德,也要梅克爾」,文中讚佩前總理施洛德為了德國的競爭力,不惜背棄基本盤而敗選,而梅克爾勝選後,也在就職演說中稱讚施洛德並承續其Agenda 2020之路線,兩人都表現出只有國家、沒有私利的胸襟與氣度。另一篇文章則是2021/10/14的「如果梅克爾2005年沒勝選」,主要是強調長期觀察德國政黨政治,也許意識型態並不一致,但在經濟路線上,卻有其持續性,當年(2005)即使勝選者是施洛德,德國今天依舊會是歐洲的領導強國,「因為真正政治家念茲在茲的,是國家的前途,而非政黨或個人的私利」。

 

2021/10/3在德國統一日(Tag der Deutschen Einheit)31周年時,當時應該是梅克爾任內最後一次全國性演說,她以自由不會從天而降(Diese Freiheit brach nicht einfach über uns herein)為題,內容感人,可惜國內鮮少報導。其實台灣比任何國家都更需要細細咀嚼這篇演說的意涵。

 

三十年前,兩德統一,但這豈是簡單的事,梅克爾破題即指出自由需要爭取而來,進一步她指出,民主也不是這麼簡單就會存在(Demokratie ist nicht einfach da),吾輩需要彼此為維護民主,共同持續努力。1990年前兩德人民(尤其是東德人民)為自由付出多少代價,三十一年來又共同珍惜維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與自由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相互的了解與包容。「德國統一31年學到的是,我們要尊重各別的經歷與經驗,同時也要尊重民主」。

 

梅克爾在演說結束前疾呼,「我們可以就未來究竟會如何而爭論,但我們知道答案掌握在我們手中,我們必須相互傾聽與對話,我們更知道彼此有分歧,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有的共同點。」,最後梅克爾強調「要對未來做好準備、對彼此保持好奇、述說個別的故事,並包容差異。」。雖然是對德國政黨、人民的呼籲,但對我們應該更有所啟發。對眼下的台灣,一切來之不易,但是不是少了一些傾聽、對話、及包容?真正誠意的政府,是不必「大聲、再大聲、敲桌子的」,傾聽、對話及包容,才是梅克爾所要傳達的訊息,對台灣如此,對兩岸亦復如此。

 

小說中的Miss Merkel能否破案,對台灣並不重要,但梅克爾臨去對自由民主提供明確的詮釋,值得我們重視。"Seit bereit zur Begegnung, seid neugierig aufeinander, erzählt einander eure Geschichten und haltet Unterschiede aus.",多棒的一段話!還是請外交部把演講全文翻譯給蔡總統,不!給全民吧。

 

新聞出處:新世代金融基金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