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民基本所得豈是無理取鬧
2016年6月21日 23:57一如原先預期,瑞士公投是否提供全體公民每月2500瑞郎(約台幣8萬元)的全民基本所得(UBI),因七成八票數的反對並未通過。這個新聞有兩層意義:前者為全世界最酷愛公投的瑞士,又再出手,也又再表現超乎想像的理性。後者則為全民基本所得的觀念,乍聽之下,所有公民,不論有無工作,國家每月發給台幣八萬?會不會造成全民怠於工作、遊手好閒?有媒體甚至認係無理取鬧,其實這問題並不似表面單純。
首先是貧窮陷阱(poverty trap)的問題。在國際社會中,國家有所謂「富者愈富,貧者愈貧」的現象,尤其許多低度開發國家,因無力投資於基本建設,改善經濟,故陷入「貧窮陷阱」,不得翻身。而在人類社會中,民眾也有貧者愈貧的貧窮陷阱,原因不外是貧窮家庭生存已屬不易,根本無餘力追求良好教育,或進行任何脫貧的努力。長期以來,為解決特定階層可能的「貧窮陷阱」,特別是經濟快速成長時,整體GDP的成長與基層勞工收入間,所出現的嚴重缺口,經濟學家開始思考各種不同方式。尤其在近代,包括台灣在內,許多國家都存有一種抱怨,即經濟成長卻薪資停滯,換言之,經濟成長的果實,眾人無法雨露均霑,雖然這是勞力密集產業轉向資本密集或技術密集的自然結果,但各界仍然期待對國家的成長,能分派「國家紅利」。
四十四年前美國總統大選,當時民主黨候選人麥高文,在政見中提出「人口津貼」,每人發給1000元美金,不過這不是隨興喊出的口號,背後操刀人是重量級的經濟學家托賓(James Tobin)。麥高文雖然慘敗,但所提出消減貧窮的動力仍在,1975年美國國會通過著名的EITC(勤勞所得租稅減免)法律,不少國家仿效,馬英九於2008年競選政見也曾納入,俗稱「負所得稅」,也就是對工作所得不高的就業家庭,予以補助。
這個EITC的策劃者,更非等閒之輩,就是被譽為「二十世紀下半世紀最偉大經濟學家」也是人口津貼原創者的傅利曼(Milton Friedman)。但不論是人口津貼( demogrant )或是EITC,其實都與全民基本所得目的相同,希望經濟成長的果實,全民均能共享,也是一種財富重分配的努力。其中EITC因支出較少又能同時鼓勵就業,被認為較為可行,但有一好沒兩好,EITC的受補助者由於薪資成長至某一水準,必須由此機制「畢業」,因此影響基層勞工自我提升或追求較佳工作的意願,尤其在此「顛覆性科技」快速成長的年代,許多底層或不需複雜技能的工作已漸被機器人取代,民眾欲覓工作無門,削減適用EITC的機會,因此托賓式的全民基本所得又再崛起。
綜上說明,全民基本所得有長遠的發展歷史(甚至三百年前已有類似的想法),不是直覺反應所顯示的「無理取鬧」,其原意在對抗貧窮,而不是鼓勵好吃懶做,這也是整體經濟成長後,應思考有無必要發給國家紅利( national dividend )?這也類似一般公司在薪水外另給紅利的道理。支持全民基本所得的言論認為,這種措施不僅是薪資偏低的基層勞工受惠,許多在家庭工作卻無收入者(例如家庭主婦)、許多默默奉獻社會卻無薪水者(例如志工),就這些對社會付出有價值的勞力卻未獲得財務的報償,社會仍應提供「購買力」,以示公平。當然全民基本所得倡議者的理由不止於此,民眾有基本所得後,因為後有退路,就會勇於創業、勇於追求理想生活方式、自由學習,有助於經濟發展及生活品質,只是就應如何訂出適當的金額,既能有重分配的脫貧效果,也不會誤導一般民眾怠於工作,才是重點。
在瑞士公投新聞世人看熱鬧之餘,為避免貧富差距擴大,促進社會和諧,台灣也應再思考本身的方向。有人主張再提高基本工資,但這種政客邀宴、企業買單的方式,終將影響就業機會(尤其是機器人/自助機器當紅的時代),而且基本工資決策所依據的統計資料,也應該提升其精確度。人人有獎的全民基本所得,雖非無據,但從媒體對瑞士公投的評價可知,尚不易取得共識。看來目前台灣可能比較適合採用EITC,成本相對較低,又較能鼓勵就業,而對收入較低的的受薪家庭言,也有掙脫貧窮陷阱的機會。
新聞出處:本文刊載於2016.06.19聯合報